主页 > 社会万象 >

女孩次卓玛和她的七只小羊

时间:2019-06-11 05:24

来源:吉祥坊作者:小编点击:

新华社拉萨1月30日电(记者杨三军 张京品)寒冬的西藏,旭日已东升,整个氛围仍像被冻住了似的。在拉萨前往羊湖的岗巴拉山盘山路上,一个女孩抱着一只小羊站在路边,不时向过往的车辆挥手。

羊湖,全名羊卓雍湖,是西藏“三大圣湖”之一,景致秀美。它的位置就在翻过岗巴拉山的山下。

小女人扎着马尾辫,身子瘦弱,眼睛却亮亮的。记者在采访途中,停车搭上小女人,与她交谈起来。

女孩叫次卓玛,本年17岁。小羊的名字叫卓嘎,只有3个月大。卓嘎是次卓玛勤工俭学的第七个“亲密伴侣”。

女孩次卓玛和她的七只小羊

在院外,次卓玛为小羊梳毛(1月14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

4年前,岗巴拉山的观景台上多了一个新的旅游项目。“抱着小羊照张相,留个眷念吧。”其时还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次卓玛抱着小羊,带着羞涩号召交往的旅客。

那年,次卓玛的父亲平措生了一场大病,她和哥哥边巴次仁别离上小学和初中,母亲曲珍一人操劳家务,支撑着这个家。

次卓玛家住山南市贡嘎县江塘镇岗巴村,就在岗巴拉盘山公路的边上。这是一个典范的西藏贫困山村。

“看到有村里人抱着小羊到观景台,号召旅客和小羊拍照挣钱,我就想着也帮妈妈一把。”次卓玛说起抱羊拍照的赚钱路子,有些内疚。

最开始,旅客抱小羊拍照一次收5元钱,去年涨到了10元。由于次卓玛话语不多,有时一天下来只能挣一二十元。

“我不嫌少,总比一分不挣强。”她说。

女孩次卓玛和她的七只小羊

在近5000米的岗巴拉山观景台,新华社记者张京品(右)采访次卓玛(1月14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

从次卓玛家到观景台,内地人也要走上一个多小时。每逢节沐日,次卓玛早上9点就抱着小羊到路边,但愿遇到好意人带本身乘车上观景台。但命运差的时候,大概等上一个多小时也搭不上车,她只有徒步走已往。

观景台地址的位置海拔快要5000米。尽量冬天冷气逼人,有时候风吹得人都站不稳,但次卓玛大城市比及黄昏再下山,中午常常只吃一包利便面。

每次上山,她城市先把小羊喂饱,给它经心筹备一包草料背在背包里,那即是小羊的“午餐”。“固然挣得不多,但一直在僵持,因为挣的钱可以帮爸爸看病,还可以辅佐我和哥哥上学。”

跟着西藏旅游的成长,越来越多的人颠末岗巴拉观景台前往羊湖,次卓玛的生意也越来越好。她说,夏天旅客许多,一天能挣100多元。

去年,次卓玛考上了拉萨第二中等职业技能学校。每次抱小羊上山,次卓玛城市带上本身的讲义。旅客不多的时候,她就坐在观景台的台阶上看看书,偶然听听手机里存储的音乐。

女孩次卓玛和她的七只小羊

次卓玛牵着小羊“卓嘎”到了岗巴拉山脚下的公路边的家门口,母亲在院门口迎接她(1月14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

次卓玛说,一般四五个月时间,小羊长大了,拍照没那么可爱了,抱也欠好抱了,就要换羊了。如今,她已经换了七只小羊,前面六只小羊都成了放生羊,躲过了被宰杀的运气。

小羊们是次卓玛亲密的伴侣,她给每只小羊都起了名字,还专门买了装饰的小花挂在小羊的脖子上。

次卓玛和哥哥已经约定,在学校当真进修,未来找个功德情,让家人过上好日子。“这是我的空想。到当时候,小羊也不消随着我起早贪黑吹凉风了。”她说。

次卓玛和空想的间隔正在一步步缩短。

记者在次卓玛的家中看到,墙上张贴着精准扶贫帮扶表。脱贫攻坚战打响后,次卓玛家的环境正慢慢好转起来:国度去年给她家发放了1.2万元的扶贫补贴;父亲作为护路员,每年有5000多元的收入。

“对将来的优美糊口,我很有信心。”次卓玛笑着说。

【责任编辑:吉祥坊联谊网记者】
热图 更多>>
热门文章 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