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吉祥坊作者:小编点击:
徐三庚(1826年-1890年),晚清著名书法家、篆刻家,浙江上虞人。字袖海,一字辛谷,号西庄山民、金罍、井罍、井罍山民、金罍羽士、金罍野逸等,还有诜郭、似鱼、翯嘫、翯嘫散人、大横、余粮生、亸花仙史等别署。斋名有似鱼室、沤寄室等。生前辑有《金罍山民印存》、《似鱼室印谱》,卒后有《金罍山民手刻印存》、《金櫑山人印存》、《西泠印社藏徐三庚印集》行世。2013年袁慧敏编着《徐三庚印举》(袖珍印馆丛书),收印一百六十一方,精选各家之藏,益王秀仁集拓《袖海印存》,册中有颇多旧谱未见之作。
徐三庚在晚清书法史和篆刻史上均占有极其重要的职位。徐三庚的书法各体皆能,尤精篆隶,奇瑰劲涩,脸孔独具,惜存世无多。而其篆刻成绩源于书法并高于书法。徐三庚将本身“婀娜多姿”的篆书引入篆刻,于邓石如、吴让之后独树一帜,别具一格,成为“印从书出”的代表,后裔誉为“吴带当风,姗姗尽致”。假如说篆刻艺术是研究徐三庚的重点,那么“印从书出”则是研究其篆刻的重点。
|生平|
据《光绪上虞县志校续》卷十五记实:“徐三庚,字辛谷,世居南乡象山。常绘田贻谷图见志,工篆隶,尤精抚金石文字。凡书画家图章,多出其手,名动公卿,先后为徐学使树铭,杨抚军昌睿,连将军成幕宾。别号金罍道人,有《似鱼室印谱》行世。”
有关徐三庚的生平事迹,见诸文籍的具体的不多。徐三庚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的一个麻烦农家,年幼不行能受到很好的教诲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,稍大即外出谋食,他十几岁就到一道观打杂。何故走上专业的书法篆刻阶梯的呢?是受道观中一羽士擅长书法篆刻的影响而渐入门径的。早些年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一带钻营活路,厥后客居上海以“浦寓斋”卖印鬻书为生,直至分开人世。徐三庚可以说是一位职业的书法篆刻家,一辈子就以此为生,且艺术气势气魄光鲜,具有开创之功。固然他的伴侣圈和寒暄半径不是很广,但他善于思考,勤于创作,书法篆刻并进。
徐三庚糊口的时代,正是浙派印风流行之时,在他的从艺之初深受浙派的浸润和影响,尔后在浙派的基本之上融汇皖派之长,兼具二者之长,融为一炉,从而形成篆刻的自家风采。正如,著名书法篆刻家熊伯齐先生在他的《评十二印家诗》中对徐三庚作出如实评价:“当风吴带说徐君,遒丽刀锋亦绝伦。逐态舍文成憾事,东邦何以众故交。”诗中道出,徐三庚的篆刻艺术宗法浙派及皖派的邓石如等,用刀老辣劲力爽快,特色光鲜。白文多以切刀仿浙派。而朱文印则在邓石如小篆的基本上,让头舒足,出格柔媚。
徐三庚在年青时对浙派各家举办过深入的进修、摹仿和研究,如赵之琛的清劲、黄易的凝练,这些浙派篆刻家的特点皆能烂记于心,流泻在本身的刀下。这类作品在其30岁之前的大量临作中有所浮现。后开始以皖派的邓石如为宗法,像他28岁阁下刻的“风骚不数杜分司”就是这一类的印章。在进修创作中,徐三庚将邓石如的婀娜多姿、布局舒展的篆法融入到本身浙派的婉转淳朴的气势气魄之中去,或许40岁后的作品已经打破了明清门户印的束缚和制约,眼界更宽阔,对三代秦汉金石均有所涉略,越发大气可观,印外求印,对印学的成长而言,不失为一种好步伐。从而走出自我面孔:超逸遒丽,风标独立,与时人拉开间隔,不流于时弊,气势气魄嘎嘎而独造。
|篆刻艺术分期|
十几岁到45岁前是徐三庚篆刻艺术的进修期和初创期。
45岁阁下是徐三庚篆刻创作的黄金时期,精神充沛,佳构频出。如45岁时所刻的“桃花书屋”,结体圆劲茂美,运刀醇厚灵动,冲切互现,具浓重的笔墨感。46岁时所刻的巨印“禹寸陶分”,取法汉碑额,婀娜多姿,奇正相生,一种豪放过人之气不行消逝。边款巨细参差,气雄力厚,真有百读不厌之魅力。47岁时所刻的“头陀再世将军后身”则更奇,细观原印方知,此印钮首大概有损,徐三庚极有创意地将钮首部磨平篆印,以取其自然,而原应篆刻处则素面朝天了。此八字印繁简伸缩,向背互借,若无意中具天趣,结体、运刀皆精能之至!徐三庚48岁时居广州两年,治印既多且精,为秦袓永所刻的“晴窗一日几次看”,奏刀如笔,气浑神和,刻罢余兴未尽,又刻款五面,个中“挹其风规,漱其芳润,于有笔处求法度,无笔处参神理”之论则尤高矣。徐三庚53岁时刻“徐三庚印”及“褎海”自用大印,真力弥满,苍古雄浑,泛起斑斓古朴的金石意趣,两印的隶书边款也一如其书,贯气得神。